作为海洋装备产业领域重要的会展品牌,由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四研究所承办的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已于2023年、2024年连续成功举办两届。已成为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海洋装备”产业领域,集“产业链合作、产学研合作、经贸对接、科技创新、科普体验”等为一体的专业化交流合作平台。
延续往届博览会的热烈反响与成功经验,本届展会将继续推出备受期待的青少年OP帆船体验活动。我们致力于为青少年打造一个亲近海洋、挑战自我的互动平台,让孩子们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亲手操纵帆船,体验御风而行的快乐,感受波浪间的速度与激情。
10月16-19日,2025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配套活动,正是您不容错过的价值高地! 紧扣“绿动领航、智驭深蓝”主题,聚焦海上能源、绿色船舶、无人系统、航运物流、海洋装备技术创新、深海资源开发、游艇产业等议题,与顶尖专家、行业领袖、创新力量面对面深度交流合作!现配套活动一览表新鲜出炉,速来收藏!
瑞易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九江,拥有252万平方英尺的先进生产园区。这一战略性设施支持年产16.7万公吨的强劲产能,包括: 2条专用改性聚烯烃生产线 1条大容量船舶涂料及重型防护涂料生产线 2条新型合成树脂生产线(建设中—即将投产)
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最广阔的领域之一,蕴含着无尽的资源与机遇。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海洋装备产业正成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碳战略和绿色发展决策部署,着力提升船舶行业节能降碳水平,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四研究所在2024年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期间举办“第二届船舶工业能源管理论坛”,我们诚挚地邀请业界专家、学者和工作者参加论坛,开展政策规范、前景趋势、先进技术和产品服务等方面的研讨交流。
推进绿色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发展绿色船舶,既契合全球对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也是船舶航运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克拉克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球绿色船舶新船订单量显著增长。1-7月,全球总计1234艘6530万总吨的新船订单中,多达440艘3120万总吨为绿色船舶,占比达47.8%,超过去年全年的40.3%。以订单价值来算,绿色船舶订单金额突破4100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58%。
本届展会,挪威主宾国展馆位于海峡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由挪威创新署中国(挪威驻华使馆商务处)、挪威驻上海总领事馆、 挪威中国商会共同组织,DNV、康士伯海事、中挪诺航、杰斯康软件等挪威海事代表企业将向大家展示北欧海洋科技中最先进、最前沿的产品与技术。挪威驻上海总领事宋韬、挪威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汉宁将出席展期相关活动。
第二届海洋装备博览会福建馆(后简称“福建馆”),由省工信厅作为指导单位,福州会展会务集团作为承办单位,以展区面积更“大”、参展企业更“精”、特色展品更“新”、资源联动更“密”、互动体验更“多”五大亮点,集中展现福建省在海洋装备领域的特色亮点和创新成就,打造福建省海洋装备产业成果的重要平台,为推动我国海洋装备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海洋智能装备市场正在经历快速的发展和变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技术在海洋装备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包括自主航行、远程操控、智能监测系统等,还涉及到海洋工程装备的智能化制造以及新能源开发装备的需求增长,第二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将邀请相关企业进行展出。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8月23日发文披露,中国科学家新的数据编码方式,在一次南海水下通信测试中实现了里程碑式的突破,成功接收到了30公里外发送的信号,超过了北约目前公开的最长水下通信距离28公里,标志着水下通信技术的新里程碑。水下通信是海洋电子信息发展的基石级需求。在深海实现稳定、高速率的通信传输,是世界共同难题。没有通信,万米深海既“聋”又“盲”。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聚集海洋通信与导航高端装备,共享海洋通信发展新机遇。
2024年11月15日-18日,第二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简称“海装展”)将在福州举办。本次博览会规模达10万平方米,设置16大展区,面向全球邀请世界500强企业、重点央企、行业独角兽、小巨人等行业重点企业参展,厦门韩国贸易馆作为韩方代表参会。
第二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将配套举办近30场专业化、高质量、形式丰富的相关产业、技术领域专题论坛,汇聚知名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届时,他们将围绕海洋科技、海洋产业、港口航运、海洋文化、海洋安全等宏观维度,探讨“船舶行业可持续发展”“船舶工业管理”“海洋绿色材料产业发展”“航运物流与智能港口发展”“海事网络安全”等议题,为海洋装备前沿领域发展解析新趋势、贡献新思路。同时,还将开展OP帆船体验活动、冠城大通游艇展示等特色体验活动,激发市民热爱海洋、拥抱蔚蓝的热情。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联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于2024年11月15-18日在福州市举办首届“中国船舶行业年会,作为中国船舶行业的重要年度活动。
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将海工装备列为十大重点推动的领域之一,海洋新材料产业是提升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的核心领域和重要支撑。“十四五”以来,我国海洋工程材料在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以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极大的促进了海洋产业的发展,保障了海洋工程建设的需求。在先进海工用钢方面,我国的国产化率已达90%以上;在“海洋金属”钛合金方面,我国海绵钛、钛材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已成为世界钛工业大国;在树脂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方面,我国已形成了碳纤维的量产能力,基本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在海洋